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山东社会科学》2022年第12期86-94,共9页Shandong Social Sciences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空间视野下百年乡村教育叙事研究”(项目编号:22BZW166)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1928年长篇小说《倪焕之》的发表被视为“教育小说”这一文类发展的重要成就。茅盾当时关于这部小说的评论影响深远,但也留下一个问题,其后的研究者对小说叙写时代的重大意义与其本身明确的教育题材之间的关系一直语焉不详。而在中国近现代转型视野下重读倪焕之的人生故事,可以发现既有研究尚未揭示的层面:在主人公下乡、进城、最终走上革命道路的行动背后,隐含着一个与中国士绅社会诀别的过程。这是一个地方社会的读书人最终告别士绅传统、寻找新的空间和新的身份、由此探索全新的知识分子道路的历程;他的经历,反映了新教育兴起、现代知识空间扩展、城乡社会分离等多个进程之间的联系。《倪焕之》聚焦“新教育”这一中心场域,描写知识阶层现代转型的核心环节,通过读书人的道路选择写出了时代的变化,是关于中国转型时代最重要的叙事之一。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7.10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