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文物的“前世”与“今声”——对华夏古乐团音乐考古文物复原展演的思考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吴雪 

机构地区:[1]郑州大学音乐学院

出  处:《音乐生活》2022年第11期43-47,共5页Music Life

基  金:郑州大学研究生自主创新项目“音乐文物复原产品外观的检测技术研究”(20211237)的研究成果。

摘  要:曾侯乙墓乐器的出土促进了音乐考古学的建设与发展,仿制的曾侯乙墓编钟也拉开了古乐展演的序幕。前者培养音乐理论人才,着重音乐史的构建,属学院派的研究;后者借鉴出土乐器和图像资料构建艺术形象,更注重古乐舞台的艺术效果,以专业文艺团体为代表。近些年出现“古乐进景区”的现象,一些乐团打着传统音乐文化的幌子来获取经济效益,华丽的服饰、绚丽的舞台、现代化的古代乐舞在“古乐热潮”里日新月异。中国传统文化的错误传播轻易便能误导大众的文化观念,想纠正则难。

关 键 词:音乐考古 音乐文物 曾侯乙墓 图像资料 中国传统文化 错误传播 出土乐器 古乐 

分 类 号:J609.2[艺术—音乐] K875.5[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