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正萍
机构地区:[1]浙江大学历史学院,310058
出 处:《史林》2022年第6期7-11,共5页Historical Review
摘 要:1970年代,E.P.汤普森在关于1790年代英法谷物骚乱的相关研究中引入了“道德经济学”这一术语,针锋相对地批评亚当·斯密的“政治经济学”。他在《18世纪英国民众的道德经济学》一文中批评以斯密为代表的“新经济学产生了一种败坏风纪的商业和消费的理论”,“新政治经济学正在消除闯入的道德规则”。(1)随后,汤普森在回应洪特和伊格纳季耶夫的批评性论文时再次抨击斯密1776年《国富论》中的谷物贸易政策,尤其批评斯密在“缺粮”这种特殊时期仍然主张的自由贸易政策。(2)由此,道德经济学就成为与政治经济学对立的一种学说。
关 键 词:道德经济学 自由贸易政策 新政治经济学 《国富论》 汤普森 亚当·斯密 道德规则 英法
分 类 号:F091.3[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91.245.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