鲆鲽鱼类发育异常的机制解析和防控技术建立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鲍宝龙[1] 张博 贾磊[2] 龚小玲[1] 赵娜 

机构地区:[1]上海海洋大学,上海201306 [2]天津市水产研究所,天津300221 [3]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湛江),广东湛江524000

出  处:《中国科技成果》2022年第24期33-35,共3页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chievements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771668、31072201、31472262);国家海水鱼产业技术体系(CARS-47-Z01);天津市种业科技重大专项项目(17ZXZYNC00010)支持。

摘  要:鲆鲽鱼类是我国重要的海水养殖鱼类,牙鲆、半滑舌鳎养殖过程中普遍存在白化、黑化等体色发育异常问题,严重影响鲆鲽鱼类的销售价格和市场销量,长期制约着鲆鲽类健康养殖持续发展。同时,半滑舌鳎养殖过程中性腺发育异常导致的大量伪雄鱼,生长缓慢,导致养殖产量低,严重影响了半滑舌鳎养殖业的发展。针对鲆鲽鱼类体色异常和半滑舌鳎伪雄鱼的频发,项目通过产学研合作,阐释了鲆鲽鱼类体色异常的机制,发现了半滑舌鳎伪雄鱼发生的分子基础,建立了完善的防控技术并示范应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关 键 词:牙鲆 半滑舌鳎 体色异常 伪雄鱼识别 

分 类 号:S917[农业科学—水产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