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滕卉茹 雷涛[1] 沙雯君 孙希 徐碧林[1] Teng Huiru;Lei Tao;Sha Wenjun
机构地区:[1]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上海200062 [2]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201203
出 处:《浙江中医杂志》2023年第1期24-26,共3页Zhejiang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基 金:上海市医学重点专科建设内分泌科,编号:ZK2019B16;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科研课题基于微生物-肠-胰岛轴观察黄芪颗粒在气虚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编号:20204Y0154。
摘 要:目的:分析不同中医证型的单纯性肥胖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就诊的单纯性肥胖症患者共178例,进行辨证分型,并采集患者的一般资料、症状表现及代谢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单纯性肥胖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从高到低依次为:脾虚湿阻证>胃热湿阻证>阴虚内热证>肝郁气滞证>脾肾阳虚证;性别分布规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肝郁气滞证中女性占比更高,胃热湿阻证中男性占比更高;吸烟史、饮酒史、饮含糖饮料习惯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脂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高血脂病史、冠心病病史、脂肪肝病史及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OMA β指数、HOMA IR指数、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尿素氮、肌酐、尿酸、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等代谢指标在各证型之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脾虚湿阻证为单纯性肥胖症发病的主要证型,且该证型患者的体脂率最高;女性的发病率高于男性,其中肝郁气滞证是女性的高发证型,胃热湿阻证是男性的高发证型;有吸烟饮酒史者更易发展为胃热湿阻型的肥胖,而喜饮含糖饮料者则更易发展为脾虚湿阻型肥胖。
分 类 号:R259[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8.22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