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翼视野下的底层民众、战时东南社会与知识分子“铸炼”——论许杰的小说创作  

The bottom Masses,the Southeast Society in Wartime and the “Casting” of Intellectuals in the Vision of the Left——On Xu Jie’s Novels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高明 Gao Ming

机构地区:[1]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2]长江师范学院文学院

出  处:《现代中文学刊》2022年第6期86-92,共7页Journal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人民文艺与20世纪中国文学的历史经验研究”(17ZD270)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20世纪30年代,茅盾将许杰定位为乡土作家,指出其作品反映了乡村社会原始的宗法性,以及向现代转型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这一说法对文学史书写产生了笼罩性的影响。然而,整体地考察许杰的小说创作,其内涵已极大地超出茅盾的视野。20世纪二三十年代,许杰深受左翼理论的影响,小说转而表现乡土社会的阶级冲突,以及底层民众的新形象。抗战时期,许杰小说表现了东南社会普通人和知识分子的不幸遭遇,同时也着力于塑造新的人物,透露出寻找新的希望的努力。抗战结束后,许杰小说集中反映了知识分子对国统区政治绝望之后,趋近革命并走向人民的历程。

关 键 词:许杰 底层民众 东南社会 知识分子 

分 类 号:I207.42[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