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黄德尤[1] 李保生[1] 卢德伟[1] 潘国刚[2]
机构地区:[1]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放射科,广西百色533000 [2]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检验科,广西百色533000
出 处:《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3年第2期95-97,共3页Journal of Imaging Research and Medical Applications
基 金: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自筹经费科研课题《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与增强扫描对鼻咽癌放射治疗后的评价》(Z2011147);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自筹经费科研课题《血清外泌体LncRNA对鼻咽癌诊断模型建立及其对放疗效果预测的临床意义》(20210934);百色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课题(百科20213735)。
摘 要:目的:分析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与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对鼻咽癌放射治疗后的评估情况。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1年2月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鼻咽癌患者48例,患者均行放射治疗,治疗前后均行DWI、DCE-MRI检查,比较鼻咽癌患者治疗前后ADC值、K^(trans)、K_(ep)、V_(e)定量值、肿瘤病灶范围及周围组织侵犯情况变化,计算肿瘤消退率,采用Pearman相关性分析ADC、K^(trans)、Kep、V_(e)与肿瘤消退率相关性。结果:放疗后鼻咽癌患者b=600 s/mm^(2)、b=800 s/mm^(2)、b=1000 s/mm^(2) ADC值均显著高于放疗前(P<0.01)。放疗后鼻咽癌患者V_(e)水平显著高于放疗前,K^(trans)、K_(ep)、病灶直径水平、侵犯翼外肌、侵犯口腔、淋巴结肿大、病灶边界不清、侵犯翼内肌比例显著低于放疗前(P<0.01)。本文患者放疗后肿瘤消退率范围为0.13%~52.89%,平均肿瘤消退率为(29.63±15.02)%,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b=600 s/mm^(2)、b=800 s/mm^(2) ADC值与肿瘤消退率呈正相关(r=0.426、0.512,P<0.05);K^(trans)、Kep与肿瘤消退率呈负相关(r=-0.412、-0.496,P<0.05)。结论:DWI、DCE-MRI检查可反映鼻咽癌患者肿瘤病灶变化,有效评估患者肿瘤消退情况及治疗效果,在指导治疗方案及评估预后情况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关 键 词: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 鼻咽癌 放射治疗
分 类 号:R445.2[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