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骨髓腔输液技术在低龄儿童失血性休克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3

Comparison of different intraosseous infusion techniques in pre-hospital first aid for young children with hemorrhagic shock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唐小燕 卓振权 陈黎明[2] 张爱玲[1] 赵枫[1] TANG Xiaoyan;ZHUO Zhenquan;CHEN Liming;ZHANG Ailing;ZHAO Feng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一〇医院骨科,福建泉州362000 [2]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一〇医院急诊医学部,福建泉州362000

出  处:《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2年第11期66-69,共4页Journal of Clinical Nursing in Practice

摘  要:目的评估不同骨髓腔输液技术在低龄儿童失血性休克院前急救的使用效率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21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一〇医院急诊医学部接诊的失血性休克低龄儿童107例,分为NIO-PaediatricTM骨髓腔输液组(简称“NIOP组”)、EZ-IO?骨髓腔输液组(简称“EZIO组”)、Jamshidi?骨髓腔输液组(简称“Jamshidi组”)、静脉穿刺针骨髓腔输液组(简称“骨穿输液组”)和外周静脉穿刺组(简称“对照组”)。记录各组的首次穿刺成功率、2次穿刺成功率、≥3次穿刺成功率、穿刺失败率、穿刺操作时间和穿刺并发症,以及穿刺难易程度评分。结果NIOP组和EZIO组的首次成功率分别为100.00%和93.75%,2组间穿刺成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高于Jamshidi组、骨穿输液组和对照组(P均<0.05)。5组间穿刺操作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5组间总体并发症、渗漏、堵塞和血肿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出血、弯针和断针的发生率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骨穿输液组与对照组难易程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结论与相比EZ-IO?和Jamshidi?输液技术,NIO-PaediatricTM骨髓腔输液技术应用于低龄儿童失血性休克的院前急救中,具有高效、安全和操作简单的优点。

关 键 词:失血性休克 低龄儿童 骨髓腔内输液 院前急救 

分 类 号:R473.72[医药卫生—护理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