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陈璐璐
机构地区:[1]浙江理工大学
出 处:《文学艺术周刊》2023年第1期77-80,共4页
基 金:2021年浙江省外文学会重点立项课题“浙派画风以及图像在日本的传播与受容”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ZWZD2021013。
摘 要:所谓文人画,指的是饱学之士在闲暇时“寄托性情”所作的,注重笔墨趣味,集诗、书、画、印于一体的一种绘画样式。其作画历史可追溯至魏晋时期,但其理论的出现要等到宋代。宋代苏轼首先提出“士人画”概念,认为“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士人画之精髓在于写其生气、传其神态。到了明代,苏轼的“士人画”在董其昌笔下演变为“文人之画,自王右丞始,其后董源、僧巨然、李成、范宽为嫡子,李龙眠、王晋卿、米南宫及虎儿,皆从董、巨得来。直至元四大家(黄子久、王叔明、倪元镇、吴仲圭)皆其正传,吾朝文、沈则又遥接衣钵”,文人画理论逐步形成系统。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