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社会“半工半耕”结构的变化及其解释——基于华北乡村案例的观察  被引量:6

Changes in the Structure of “Half Working and Half Farming” in Rural Society and Its Explanation: An Observation Based on Rural Cases in North China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印子[1] Yin Zi

机构地区:[1]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

出  处:《人文杂志》2023年第1期113-122,共10页The Journal of Humanities

摘  要:当前,“以代际分工为基础的半工半耕”结构出现了新变化。在进城务工方面,乡村家庭中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的自主性增强,乡村社会发展出结构化的兼业化“老人农业”。“半工半耕”结构中的“半工”与“半耕”,不仅相对独立,也相互支撑、相辅相成,这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经济影响。农业生产的全过程机械化,持续优化了家庭劳动力在城乡经济形态中的配置,推动了“半工半耕”结构的变化。不过,更为重要的是农民为了家庭发展而长期存在的伦理动力支撑着农民在城乡往返中释放出坚韧的能动性。在宏观经济形势的推动和土地集体所有制的保护作用下,现代农业生产方式与小农户经营实现了有机融合,为乡村社会在可持续发展后的全面振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 键 词:乡村社会 “半工半耕”结构 农业机械化 伦理动力 乡村振兴 

分 类 号:C912.82[经济管理]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