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理论指导热敏灸治疗癌性胸水的临床运用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赵静 周梅 熊丹 代有名 李小荣 田佳凤 

机构地区:[1]贵州中医药大学,贵州贵阳550025 [2]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针灸康复科,贵州贵阳550003

出  处:《当代医药论丛》2023年第3期145-148,共4页

基  金:热敏灸联合胸腔灌注顺铂治疗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研究(筑科合同[2019]-9-4-32号)。

摘  要:“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是唐代医家王冰对《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诸热之而寒者取之阳”的注释,即用“扶阳益火之法,以消退阴盛者”,这与现代中医治疗胸水的思路不谋而合。癌性胸水的发生多与“阴邪”相关,故治疗时尤要重视阳气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临床上常常以“益火之源,以消阴翳”为理论基础,治疗上以“扶阳益火”法指导热敏灸治疗癌性胸水。本文就基于“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理论指导热敏灸治疗癌性胸水的临床运用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癌性胸水提供新思路。

关 键 词:益火之源 以消阴翳 扶阳益火 热敏灸 癌性胸水 临床运用 

分 类 号:R273[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