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高红豪 Gao Honghao
机构地区:[1]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外语与文化传播学院,201209
出 处:《红楼梦学刊》2023年第1期81-97,共17页Studies on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基 金: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古代小说理论术语与谱系建构”(项目编号:19ZDA249);2022年上海高校市级重点课程项目:《大学语文》(沪教委高[2022]27号);上海高校青年教师培养资助计划(项目编号:ZZ202215006)阶段性成果。
摘 要:将“神品”“叙事能品”等品第术语运用于小说的文法批评,是张新之《红楼梦》评点的主要特色与理论贡献。这些品第术语常以文法加品第的形式组合存在,主要受明代经史评点影响。张新之在叙事与写人两个方面分别赋予品第以不同内涵,叙事上追求技巧与微言大义,写人上区分个性与逼真的艺术效果,从而体现了张新之的“红楼观”。张新之的理论贡献体现在品第术语的系统性运用、价值序列的构建与批评视角的拓展。通过对张新之品第批评话语的梳理考辨,既可以加深我们对《红楼梦》艺术特性的认识,也有助于我们建构具有本土化特色的中国古代小说理论话语体系。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