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金禹衡
机构地区:[1]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杭州310000
出 处:《中华医史杂志》2022年第6期380-381,共2页Chinese Journal of Medical History
摘 要:巴戟天之临床功效首见于《神农本草经》(以下简称《本经》), 《本经》将其列为上品, 虽谓可"主大风邪气, 阴痿不起, 强筋骨, 安五脏, 补中增志益气(酒焙)[1]", 却未言何谓"大风邪气"。通考《本经》全篇, 以"主大风"为提纲者, 仅防风与巴戟天二味。防风虽号称可通治内外之风, 但"内风"之说始于唐宋[2], 且原文防风"恶风风邪""骨节疼痛"等论述, 尽是风邪外感之象, 据此推测, "大风邪气"实指外风。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