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民主与科学》2022年第6期F0004-F0004,共1页Democracy & Science
摘 要:冯骥才先生对民间文化和文化遗产的关注始自20世纪60年代,而近20余年来,这位“行动的知识分子”转战于四个战场:一是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二是民间文化遗产(非遗)保护,三是传统村落保护,四是教育保护(建立非遗学)。在奔走呼号中,他留下了浩繁的文字,包括思想、理论、批评、随笔、散文、纪实、研究、口述史、讲话、谈话录,等等。作为中国多项重大遗产工作(非遗抢救、古村落保护、传承人保护等)的倡导者、发动者、组织推动者,这些文字无疑具有历史的见证意义,更留下了一代文化遗产保护志愿者的精神与行动的足迹。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