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超声及超声造影技术评估颈动脉易损斑块的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陈文颖[1] 吴婷[1] 朱浩[2] 顾军[1] 

机构地区:[1]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江苏省苏州市立医院超声医学科,苏州215001 [2]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江苏省苏州市立医院神经内科,苏州215001

出  处:《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22年第5期459-463,共5页Journal of Nantong University(Medical sciences)

基  金:苏州市“科教兴卫”青年科技项目(KJXW2017034)。

摘  要:目的 :评估颈动脉超声(carotid ultrasound, CU)及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nography, CEUS)技术在颈动脉易损斑块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17年11月-2019年7月苏州市立医院神经内科因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收入院患者48例共计斑块57个,进行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high resolut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HRMRI)判断斑块易损性。再分别行常规CU及CEUS检查并予易损分数评分及造影剂灌注程度分级,以此判断斑块易损性。将CU及CEUS对颈动脉斑块的评估结果与HRMRI进行对比分析,采用Kappa检验判断3种方法对颈动脉易损斑块诊断的一致性,以HRMRI诊断结果为标准计算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下面积。结果:(1)CU对颈动脉易损斑块的诊断与HRMRI具有中度一致性(Kappa=0.416, P<0.01),CEUS对易损斑块的诊断与HRMRI诊断一致性较好(Kappa=0.620, P<0.01),CU联合CEUS对易损斑块的诊断结果与HRMRI的诊断结果一致性最高(Kappa=0.676,P<0.01)。(2)CU联合CEUS诊断易损斑块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46(95%CI:71.0%~98.3%),大于CU的0.753(95%CI:60.5%~90.1%)与CEUS的0.811(95%CI:67.1%~95.2%)。结论 :CEUS技术可对斑块内新生血管进行定量分析,CU联合CEUS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的评估具有高度诊断价值,为临床易损斑块的诊断提供了重要的影像学依据。

关 键 词:超声造影技术 易损斑块 新生血管 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 

分 类 号:R445[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