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胡绍宗[1] HU Shao-zong
出 处:《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23年第1期87-94,共8页Journal of Huanggang Normal University
基 金:国家社科规划基金项目“新中国七十年中国农民画文化主体性及现实价值研究”,项目编号:19BSH098。
摘 要:在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冲突中,百年中国关于乡村之忧伴随着现代化探索的全过程。知识分子将乡村与国运相连,在国家的痛楚和希望中重新打量乡村并发现了乡村。自20世纪20年代就开始的乡村建设和平民教育是有识之士报效国家的民族心理的起点。因而忧乡村,建设乡村,再到今天的振兴乡村,这个过程成为理解新生共和国农民文化主体成长的历史过程。它伴随着中国的现代化全过程,并随着近代以来民族独立、现代化建设任务的提出而出现。中国农民画文化主体身份是在新中国国家建设和农民的互动关系中成长起来的,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特征。它的文化主体性存在包含在中国农民的主体意识的成长过程之中,并为农民文化主体价值的彰显提供了实践层面的参考。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3.59.20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