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口底盘裁剪范围不同的泌尿造口病人PMASD发生情况及特征比较  被引量:1

Comparison of PMASD occurrenc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urostomy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cutting sizes of stoma trays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梅自伟 曹英[1] 汤利萍[1] 郭灿 黄瑞莹 杨敏[1] 张丽婷 MEI Ziwei;CAO Ying;TANG Liping;GUO Can;HUANG Ruiying;YANG Min;ZHANG Liting(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nchang University,Jiangxi 330006 China)

机构地区:[1]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西330006 [2]南昌大学护理学院

出  处:《循证护理》2023年第4期708-712,共5页Chinese Evidence-Based Nursing

基  金:2020年江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编号:20202BBG273090;2019年江西省重点研发计划一般项目,编号:20192BBG70019;2017年江西省卫生计生委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175149。

摘  要:目的:了解造口底盘不同裁剪大小的泌尿造口病人的潮湿相关性皮肤损伤(PMASD)发生情况并比较其特征,为PMASD的预防及造口底盘最佳裁剪大小的总结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选取于2020年9月—2022年3月我院造口门诊的108例病人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造口底盘2 mm裁剪A组、4 mm裁剪B组、6 mm裁剪C组各36例,观察并比较造口底盘不同裁剪大小病人PMASD的发生情况及特征。结果:A组、B组、C组PMASD的发生率分别为36.11%、13.89%、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C组的更换频率集中分布于3~5 d,B组更换频率则集中分布于5~7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较B组PMASD复发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较C组首发时间更早、持续时间更长、复发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和C组之间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造口底盘不同裁剪大小的泌尿造口病人PMASD发生率及发生特征有明显差异。造口底盘裁剪范围适当增大(4~6 mm)病人PMASD发生率、复发率更低,首发时间更晚,持续时间更短,在临床护理实践中建议将造口底盘裁剪范围扩大至4~6 mm。

关 键 词:膀胱癌 泌尿造口 潮湿相关性皮肤损伤 造口底盘裁剪 疾病特征 专科护理 

分 类 号:R473.73[医药卫生—护理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