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的学科价值归向和人才培养取径  被引量:4

The Value Orientation and Talents Training Approach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Discipline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耿涵 陈天凯 Geng Han;Chen Tiankai

机构地区:[1]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 [2]天津大学研究生院

出  处:《民间文化论坛》2023年第1期122-130,共9页Folk Culture Forum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编号:18YJC760015)阶段性成果。

摘  要:“科学保护是根本,人才培养是关键”,意味着高等教育在我国非遗保护事业中承担着愈加重要的责任。专业化、学科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建构成为非遗学科建设的首要工作。在一种理想的人才培养模式中,非遗学学科要在明确其非遗本质认同的培养目标基础上,根据非遗的遗产属性和文化属性,将管理型人才和研究型人才分别设列为两个基本培养维度。要充分认识到非遗体量庞大、种类丰富的学科复杂性。要综合人才类型和非遗类别两种角度,充分整合教学资源,形成基础知识、方法论、专业知识、田野调查和实务实践等五个模块,以此构成非遗人才培养的复合型知识体系。

关 键 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学 学科目的 价值归向 学科架构 模块化 

分 类 号:K890[历史地理—民俗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