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黄建军
机构地区:[1]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 处:《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3年第1期35-36,共2页CHINESE SOCIAL SCIENCE DIGEST
摘 要:马克思在使用劳动所有权原则时,既有批判的语境,也有建构的语境;既从劳动价值论视角对之进行了鉴别与修正,也从历史界域对之进行了重审与建构。因而,要全面理解马克思劳动所有权原则的本质意蕴,就必须回到其文本语境,从唯物史观和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论域中澄清“劳动所有权”“资本所有权”和“劳动力所有权”之间的差异,建构符合当代社会发展逻辑的所有权原则。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91.103.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