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陈希锋
机构地区:[1]菏泽市定陶区农业机械服务中心
出 处:《山东农机化》2023年第1期31-33,共3页
摘 要:一、研制背景20世纪80年代之前提倡小麦“三肥五水”。“三肥”是除了底肥之外还要追施起拔节肥、孕穗肥、灌浆肥,“五水”是越冬水、返青水、拔节水、孕穗水、灌浆水。后来为了套种玉米又加了一水——麦黄水。当时提倡“三肥五水”是化肥稀缺造成的。开始不敢用化肥作底肥,生怕小麦苗冬前旺长,来年又无化肥可追,造成“麦无二旺”的被动局面。即使追肥也不敢把有限的化肥一次施用,总是瞻前顾后,一怕前期旺长,后期脱肥,又怕一次追肥多了、晚了造成恋青晚熟。追肥又必须结合浇水,因此专家们提出了“三肥五水”的麦田管理技术,高产单位带头实行,低产单位积极跟进,“三肥五水”在农民群众中扎下了根,形成了习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有了自主权,加之化肥供应逐年增多,小麦浇水次数逐年减少。有的农民经商,外出打工,小麦收多少不在乎,播种之后就不管它了,结果小麦籽粒饱满,取得了大丰收,群众说“懒人有懒福”。也有的农民年年浇水,年年倒伏,生气不浇了,结果小麦丰收,品级还高,价格比浇水的小麦还高。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0.18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