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飞旋 刘西常 金鲁微 杨金萍 王振国 WANG Feixuan;LIU Xichang;JIN Luwei;YANG Jinping;WANG Zhenguo
机构地区:[1]山东齐鲁医药学院临床医学院,山东淄博255000 [2]浙江省温州市中医院,浙江温州325000 [3]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与文化研究院,济南250355
出 处:《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3年第2期272-275,共4页JOURNAL OF BASIC CHINESE MEDICINE
基 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医藏》提要编纂项目(No.KJSZHYZ-2018-014);齐鲁医药学院校级科研项目(X19RWZC01)-基于《圣济总录》的北宋美容文化研究。
摘 要:煮散剂作为传统古老剂型之一,其源于先秦,见于东汉,初名于东晋,定名于唐,鼎盛于宋,后代确有衰落,但被临床沿用至今。《圣济总录》,方论宏富,集北宋方剂学之大成,按病分门,其《伤寒门》中有673首医方采用煮散剂,占方数的66.3%,可反映宋代煮散剂盛行之况。对“煮散剂”进行应用研究,探讨“煮散”的数量、制法、剂量、服法、用法等特点,以期为煮散剂现代标准化研究提供参考依据。煮散剂发展到宋代达到其鼎盛时期,且成为宋代特色主流剂型,除自身剂型节省药材等特点外,还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在中医药发展历程中,煮散剂一直发挥其重要的临床效用,但煮散剂的临床应用价值不可全面概之,需辨证对待。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