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肖磊[1,2] 徐彬 XIAO Lei;XU Bin
机构地区:[1]河南大学教育学部,河南开封475004 [2]河南大学教育考试与评价研究院,河南开封475004
出 处:《教学与管理》2023年第7期68-71,共4页Teaching and Administration
基 金:国家教育考试科研规划2019年度课题“教育考试文化建设研究”(GJK2019050)的研究成果。
摘 要:人工智能的兴起为教育的变革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无限的可能,并深刻地嵌入和重构着教育的各个领域,学生评价也不例外。人工智能在学生评价中的应用诚然能够为其带来高效便捷、全面深度、反馈及时等可见的效果,并为学生的个性化评价、综合素质评价、增值性评价等提供技术论和方法论的支撑。但在这一切欣喜和热盼之中,还需要进行审慎批判和理性反思:人工智能在学生评价中运用的目的旨趣在于规训抑或解放?过程逻辑是应循技本抑或人本?结果取向是重于甄别抑或导向发展?只有廓清这些基本问题,人工智能才能在育人旨趣的基础之上更加适切、科学地运用于学生评价之中。
分 类 号:TP18[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G420[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