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伯瑜[1] ZHANG Boyu
机构地区:[1]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出 处:《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23年第1期21-30,共10页Journal of The Central Conservatory of Music
基 金: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新中国器乐乐种传承发展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9ZD16。
摘 要:文章基于两个山西锣鼓乐种的采风材料,其中包含作者自身采风中对锣鼓乐表演的观察、体验和采风中局内人的口述材料,讨论了两个锣鼓乐种在演奏风格上差异的原因,并解读和阐释局内人口述材料中所反射出的文化和社会观念。作者首先对两个田野材料进行了客观描述,之后(第二部分),从学理层面把口述材料看成是局内人的自我阐释。自我阐释虽然不能完全对一个乐种的历史进行立论,却体现了局内人对自身文化传统的认识,并为学者的学术阐释奠定了理论基础。文章的第三部分转向学者们的学术阐释。作者勾勒了学者们对中国鼓乐和锣鼓乐的认识,提出在两个山西锣鼓乐种中所领悟到的“善良”“孝顺”“土地”“社群”等社会文化内涵。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