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史晓婷 张琳 范丽兰 陈苒 霍枫 谭晓宇 Shi Xiaoting;Zhang Lin;Fan Lilan;Chen Ran;Huo Feng;Tan Xiaoyu
机构地区:[1]郑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河南郑州450001 [2]广东顺德工业设计研究院(广东顺德创新设计研究院)生物医学部,广东佛山528311 [3]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广东广州510010
出 处:《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2023年第1期88-92,共5页Practical Journal of Organ Transplantation(Electronic Version)
基 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20A1515010557);广州市科学技术局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项目(202002030201)。
摘 要:经历近半世纪的发展,肝移植已成为终末期肝病的最佳治疗方式[1-4]。然而,供体器官缺乏是目前全球器官移植领域面临的共同问题。为了解决供肝短缺的问题,扩大标准或边缘供肝使用逐渐增多,包括高龄(年龄≥60岁)、肥胖、心死亡器官捐献(donation after cardiac death,DCD)等[5]。DCD是解决供肝短缺的有效途径,但受到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biliary complications,BC)的制约[6]。由于DCD捐献者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和热缺血时间长的特点,DCD供肝移植后发生BC的风险比脑死亡捐献(donation after brain death,DBD)更高,发生率高达10%~30%[7-8],常见的BC种类是胆漏、吻合口狭窄(anastomotic stenosis,AS)、非吻合口胆管狭窄(non-anastomotic biliary stenosis,NAS)[7,8]。BC是DCD肝移植的致命弱点,导致移植失败和再移植,这是移植中心犹豫接收DCD供肝的主要原因,当前并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来挽救发生BC的移植肝,因此预防BC的发生至关重要。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2.2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