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杨蕾[1] 于凤泉[1] YANG Lei;YU Feng-quan
机构地区:[1]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辽宁沈阳110161
出 处:《辽宁农业科学》2023年第1期76-78,共3页Liaoning Agricultural Sciences
基 金: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学科建设项目(2019DD082612)。
摘 要:多年田间观察调查表明,辽宁省水稻蝗虫最常见种类为中华稻蝗Oxya chinensis。平原地区稻田发生较轻,大片稻田边缘地带水-旱交界、稻田-苇塘交界地带发生较重;山区河谷地区,旱地荒地为主稻田较少地区的稻田发生较重。6~7月,1~3龄蝗蝻集中于稻田周边及稻田内1~1.5 m的稻丛上栖息活动,少量取食稻叶;8月初,4龄以上蝗蝻向稻田中部迁移分散到全田,大量取食稻叶;8月下旬,成蝗又恢复稻田周边及稻田内3 m范围活动。网室及室内饲养结果表明,辽宁省中华稻蝗年发生1代,以卵块在稻田田埂及附近的旱地荒地表土层越冬,6月下旬~7月上旬孵化,历6龄,成蝗存活20 d。主要为害期为4龄以上蝗蝻及成蝗。中华稻蝗耐饥力强,7 d不取食正常存活。根据其生物学和前人研究结果,中华稻蝗为害损失较小,发生较重的山区部分稻田需要防治。防治适期为低龄蝗蝻期。在田埂及稻田四周对稻田周边及稻田内边行施药防治,其防治药剂为有机磷农药及苦参碱、印楝素、绿僵菌、蝗虫孢子虫等生物农药。
分 类 号:S435.112[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19.102.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