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陈赛金[1] Chen Saijin
出 处:《中国青年研究》2023年第3期83-89,99,共8页China Youth Study
基 金:2020年共青团中央青少年发展研究重大课题项目“近20年我国网络青年亚文化生成规律及引导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0ZL00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近三十年来,多种网络青年亚文化在中国流行,它们的出现、流行、存续时间相互交织。本文发现同一时期流行的网络青年亚文化具有相近的美学意蕴。中国网络青年亚文化可分为批判主义、浪漫主义、感伤主义、民族主义四个发展阶段。国家、市场、个体是推动网络青年亚文化变迁的三个主体,三者的交互关系是网络青年亚文化呈现不同特征的逻辑所在。个体主导作用下的网络青年亚文化呈现原始的、天然的批判主义色彩;市场对网络青年亚文化具有赋权和异化作用,将批判主义色彩的亚文化异化为浪漫主义、感伤主义风格;市场的越权行为引起主流意识形态领域的警惕,国家直接干预、治理网络青年亚文化中的乱象,民族主义得以流行。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