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雯婧[1] 明言[2] Wang Wenjing;Ming Yan
机构地区:[1]南京晓庄学院音乐学院,江苏南京211171 [2]天津音乐学院,天津300171
出 处:《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22年第6期27-32,共6页Journal of Nanjing Arts Institute:Music & Performance
基 金: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重点项目“中国古代音乐批评史丒远古至中古卷”(项目编号:21FYSA002)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元稹是深受高文化熏陶的大唐文人,其对原始形态“骠国”乐舞文化采取鄙视批评。基于“没落王朝综合症”批评心理,元稹将胡旋舞的传入视为一种阴谋,艺术形式成为国破家亡的替罪羊。《琵琶歌》以叙事文体,刻画李管儿在“我”面前两次演奏的情形,赞叹管儿演奏艺术精彩绝伦,关怀管儿艺术的身后传承。《善歌如贯珠赋》以赋文形式,对儒家经典音乐批评文献《乐记·师乙篇》中的这段经典批评,作出更为深入的理论诠释与修辞展开。作为中唐社会盛极而衰见证者的元稹,其音乐批评涉及文本类型较多,音乐批评价值观念具有浓郁“末代情结”,使得批评文本在外在华丽的文学修辞、专业技术含量之余,多出一些内在精神层面“老气横秋”的迂腐感。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