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粒岩和辉石岩捕虏体记录的华北克拉通下地壳破坏过程  被引量:1

Destruction of the lower crust beneath the North China Craton recorded by granulite and pyroxenite xenoliths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邹东雅 张宏福 Zou D;Zhang H

机构地区:[1]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杭州310027 [2]西北大学地质学系,西安710069

出  处:《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23年第2期175-192,共18页Scientia Sinica(Terrae)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688103、42003026)资助。

摘  要:华北克拉通破坏不仅造成岩石圈地幔的组成和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而且也使下地壳的组成和性质发生了巨大改变,研究下地壳破坏过程对全面理解华北克拉通显生宙岩石圈破坏过程及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系统总结了华北不同时代火成岩携带的麻粒岩和辉石岩捕虏体的岩石地球化学和锆石年代学及其Hf-O同位素组成的最新成果,通过与文献中麻粒岩地体以及埃达克质岩石对比研究探讨华北克拉通下地壳的破坏过程,旨在为这一问题的讨论提供新的思考.根据地球化学特征和岩石成因的不同将麻粒岩捕虏体分为两类,辉石岩捕虏体分为三类.第一类麻粒岩捕虏体具有酸性-基性的成分,斜方辉石主要为变质成因的斜铁辉石,矿物及全岩的Mg#值相对较低,轻稀土元素和Sr-Nd同位素较富集.它们的锆石年龄分布广泛包括太古代、元古代和显生宙,且显生宙锆石Hf同位素组成从亏损到富集变化范围较大.第一类麻粒岩捕虏体与麻粒岩地体具有相似的矿物及全岩的主、微量元素和Sr-Nd同位素组成,且具有一致的太古代-元古代的演化历史,但第一类麻粒岩捕虏体具有大量亏损Hf同位素组成的显生宙锆石,代表了受底侵岩浆改造后的古老下地壳.第二类麻粒岩和第三类辉石岩捕虏体具有相似的岩石地球化学组成,均具有基性的成分.与麻粒岩地体相比,它们的斜方辉石介于变质成因和岩浆成因之间,矿物和全岩均具有更高的MgO等相容元素含量和较低的不相容元素含量,但是相似地富集的Sr-Nd同位素组成.锆石年龄主要以显生宙为主且Hf同位素组成较亏损,包含少量太古代-元古代的锆石,但是锆石Hf-O同位素组成与麻粒岩地体和第一类麻粒岩捕虏体的相似.与此同时,它们与华北中生代广泛分布的埃达克质岩石的微量元素组成具有互补的关系, Sr-Nd及锆石Hf同位素组成具有同源的特�

关 键 词:华北克拉通 下地壳破坏 麻粒岩 辉石岩 捕虏体 

分 类 号:P542[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