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裂”与“延迟”的对话——重审1990年代学术化进程中的“国民性”讨论  被引量:1

"Fractured" and "Delayed" Dialogues——Reexamining the "National Character" Discussions during the Academic Process in the 1990s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哲[1] Li Zhe

机构地区:[1]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出  处:《当代文坛》2023年第2期76-86,共11页Contemporary Literary Criticism

摘  要:在发表于1993年的《一个现代性神话的由来——国民性话语质疑》中,作者刘禾提供了一种和1980年代截然不同的“国民性”讨论方式。不过,1990年代包括鲁迅研究在内的中国学界尚未对此引起充分注意,直到2000年“《收获》事件”后,围绕刘禾“国民性”讨论的批评、回应才大规模展开。本文试图论述的是,无论是刘禾讨论与1980年代的“断裂”,还是鲁迅研究和中国学界对刘禾回应的“延迟”,都共同处在一个自1980年代发轫、1990年代成型并最终在新世纪趋于稳固的学术化进程之中。

关 键 词:国民性 鲁迅研究 学术化 1990年代 知识制度 

分 类 号:I210[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