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周晴晴 路艳琴 陆景倩 李松伟[1] Zhou Qingqing
机构地区:[1]河南科技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河南省生物药肥研发与协同应用工程中心,河南新乡453003
出 处:《江苏农业科学》2023年第3期1-8,共8页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
基 金: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编号:212102110149、202102110224);河南科技学院博士科研启动项目(编号:20200123);河南省高等学校基础研究计划(编号:21A210006)。
摘 要:由于小麦赤霉病的发生,世界各地小麦产量品质下降,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各国学者开始钻研应对此类病害的策略,其中化学防治和抗性育种存在危害人类健康、破坏环境和耗时长等弊端,而生物防治方法有利于健康、长远地防治小麦赤霉病。因此,利用生防机制来防治小麦赤霉病的生物防治方法,备受人们关注。本文对小麦赤霉病生物防治中的竞争、拮抗、诱导抗性的产生、溶菌、寄生以及其他生防机制进行总结,以期为以后学者们研究小麦赤霉病的生物防治提供参考,构建一个更加健全的小麦赤霉病绿色防治体系。
分 类 号:S435.121.45[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