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宋婷 赵倩雯 余娇 梁梅 杨峻[1] SONG Ting;ZHAO Qianwen;YU Jiao;LIANG Mei;YANG Jun
机构地区:[1]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检验科,广西桂林541001
出 处:《右江医学》2023年第2期160-163,共4页Chinese Youjiang Medical Journal
基 金:广西自然科学基金(2020GXNSFAA297157);广西医疗卫生适宜技术开发与推广应用项目(S2018018)。
摘 要:2020年,在全球范围内新增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的感染者约990万人,其中我国新发病例84.2万,位居世界第二。而且,2020年全球因结核感染导致死亡人数超过150万,致死人数在单一病原体感染性疾病中仅次于新型冠状病毒[1]。MTB感染后能够对机体免疫反应进行调控,如吞噬、凋亡、自噬、炎症、固有免疫反应、MHC抗原表达与递呈等,以确保其在宿主中长期存活[2]。miRNA即微小RNA(microRNA,miRNA),作为一类18~24个核苷酸长度的非编码RNA,MTB感染后miRNA对机体免疫反应的异常调控是MTB的重要免疫逃逸机制之一[3]。因此,对机体免疫状态与MTB感染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进一步明确,对于结核病早期诊疗、预防意义重大,现就miRNA对结核免疫调控机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