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安徽合肥230601
出 处:《新疆社会科学》2023年第1期119-127,共9页Social Sciences in Xinjiang
基 金:安徽法治与社会安全研究中心重点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安徽省农村社会治理问题研究”(fzsh2018zd-1);安徽大学长丰乡村振兴研究院项目“乡村治理助力乡村振兴研究”(XCZXY2021003);安徽大学社会学学科建设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有效治理是乡村振兴的关键环节,结构洞存缺视角可为审视乡村治理困境、探寻治理路径提供新思路。文章以皖中A村为分析单位发现,主体间协调难度大、组织结构单一、村民参与意识和方式有限等导致乡村治理结构洞显著,乡村规则固化和社会关系同质化,难以生成新结构洞作为缓冲。文章认为,一方面通过建构议事协商体系、培育乡村社会组织和完善村民参与机制来跨越结构洞,另一方面通过重塑规则体系和创新激励机制作为新结构洞嵌入乡村治理中,发挥其中介优势。因此,厘清乡村治理中结构洞的存缺,跨越和嵌入不同类型的结构洞,实现治理策略间的相互衔接和有机融合,是提升治理动力的有效路径。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