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吴柔贤 钟明生 黎梓茵 解昊 戴彰言 WU Rou-xian;ZHONG Ming-sheng;LI Zi-yin;XIE Hao;DAI Zhang-yan(Guangdong Key Lab for Crop Germplasm Resources Preservation and Utilization/Agro-biological Gene Research Center GDAAS,Guangzhou 510640)
机构地区:[1]广东省农作物种质资源保存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基因研究中心,广州510642
出 处:《中国种业》2023年第3期14-21,共8页China Seed Industry
基 金:2021年中央财政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第8批)种业项目(2021-440000-08051900-8950);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创新基金项目(202118,粤农科研[2020]17号);农业部物种品种资源保护费项目(111821301354052029);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
摘 要:为摸清广东省粮食作物种质资源家底,优化广东省粮食作物种植结构,以广东省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过程产生的1956年、1981年和2014年80个县(市、区)的普查数据进行趋势分析和影响因素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广东省麦类资源已退出大面积种植舞台,杂粮类资源处于消失边缘,大豆和甘薯正在平稳减少,水稻因单产的提高保持了总产量,玉米、马铃薯和菜用豆类则在上升;地方品种占有额在减少,但由于其具有延用时间长的优势,能促进粮食种质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另外,种植户的教育水平、气候特点及土地类型对广东省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平均单产和资源品种数有重要影响。提高种植户文化水平和主动种植的意识,建立健全广东省种质资源保护体系,加大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和鉴评及开发利用,以此保障广东省粮食作物种植结构调整的物质基础。
关 键 词:种植结构 种植面积 种质资源 资源品种数 粮食作物 广东省
分 类 号:S324[农业科学—作物遗传育种]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3.1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