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赵海涛 ZHAO Hai-tao
出 处:《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2期46-58,共13页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口岸开放与近代西江流域经济社会变迁研究”(22CZS056);湖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中国史)青年学术创新团队项目(HBQN0109)资助
摘 要:针对洋人把持海关、控制航政,严重影响航业发展的状况,清末民初以降,中国政府为维护国家主权的完整,持续致力于航政管理权的收回。广西当局也先后在梧州三次设立航政管理机构,但其职能仅限于征收民船(木帆船)的捐税,主要目的在于扩大财源,而置履行航政管理义务与国家争取独立航政权的方针于不顾,航政掌控于洋人的局面依然未能改变。全面抗战爆发以后,伴随不平等条约的废除,广西航政主权之争,逐渐让位于央地治权、利权的博弈,地方部分治权与利权被迫让渡于中央政府。因此,近代广西航政管理归属权的纠纷,反映的是主权、治权与利权多重因素相互纠葛的矛盾与冲突,浓缩了晚清以来海关、中央、地方三者围绕政治经济权益争夺的事实。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2.219.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