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苍龙 Wang Canglong
机构地区:[1]英国赫尔大学 [2]华南理工大学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 处:《复印报刊资料(社会学)》2022年第3期118-132,共15页SOCIOLOGY
基 金:华南理工大学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项目“现代中国个体化动力下儒家教化空间的转型与重塑”(项目编号:2020ZA01,主持人:王苍龙)阶段性成果。
摘 要:英国社会学在本土化历程中形成了鲜明的反量化取向和通识学科定位,这影响了其学科风格。本文追溯了两个知识传统对这一学科风格的影响:一是英国本土知识传统——统计学传统,它以“不介入”的方式成为英国社会学的主要他者;另一是孔德的实证哲学和社会学观念,它成为二战前英国社会学的主导思想,为其涂抹上偏重社会理论研究的底色。二战后,英国社会学站在了“理论还是方法”的十字路口,并在20世纪60年代的高校扩张中把自己定位为通识学科,形成系统且偏执的反量化文化,并延续至今。基于此,本文回到费孝通关于扩展社会学传统界限的讨论,讨论了英国社会学风格的形成对中国社会学的启示。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7.75.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