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不在地主到不在农民:农民居住格局的转变与城乡互惠关系中的乡村振兴  

From Absentee Landlords to Absentee Farmers:The Change of the Residential Pattern of Farmers and Rural Revitalization in the Urban-rural Reciprocity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黄志辉[1] Huang Zhihui

机构地区:[1]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出  处:《复印报刊资料(社会学)》2022年第9期112-122,共11页SOCIOLOGY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专项课题“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研究一一从农民合作入手构建以乡村为主体的新型发展模式”(项目号:18VSJ019)的成果。

摘  要:20世纪30年代,由于不在地主群体的出现和农村地权的外流,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城乡之间的金融危机。这一历史经验为当下解决不在农民问题提供了镜鉴。近年来,我国县城商品房销售面积的普遍性增长与不在农民群体的不断涌现,是两个同步的社会经济现象,体现了当代中国农民的城乡居住格局的变迁,表现出在地化、乡镇化、县市化、多栖化等四种居住特征。不在农民面临的房产金融压力与正在形成的新型社会结构,要求建立具有“城乡间性”的产业体系、就业体系与治理体系,将以城市消极汲取为特征的房地产金融关系,转变为具有积极互惠意义的城乡金融关系。如果城乡发展是一种具有互惠意义的发展,那么不在农民群体的居住多样性,就容易转化为城乡间的开放性与主动性,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积极因素。

关 键 词:不在地主 不在农民 多栖农民 城乡金融关系 乡村振兴 

分 类 号:F299.23[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F32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