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眼/恻隐,解构/建构:张爱玲与许鞍华审美创作之异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颖[1] 

机构地区:[1]山东艺术学院传媒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出  处:《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23年第1期80-85,共6页Qilu Realm of Arts(Journ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 of Arts)

摘  要:张爱玲和许鞍华审美理念和创作手法的不同,表现在人物的塑造和主旨的表达上。张爱玲“冷眼”看自己的人物,对人性弱点和痼疾不留情面;而许鞍华则对人物有“恻隐之心”,习惯性“为主角讳”,宁肯压扁人物的深度,也要增加其道德感。与之相对应,张爱玲的小说致力于“解构”,而许鞍华的电影则忙于“建构”意义。原作者和改编者在审美理念和创作手法上的分野,给小说的电影改编带来了诸多不确定因素。

关 键 词:人物塑造 主旨表达 审美理念 创作手法 改编 

分 类 号:J905[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