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代位权的客体与行使条件辨析——以《民法典》第五百三十五条为依据  

Analysis of the Object and Exercise Conditions of Tax Subrogation Right——Article 535 of the Civil Code as a basis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龚伟[1] Gong Wei

机构地区:[1]安徽农业大学人文社科学院

出  处:《税收经济研究》2023年第1期34-39,共6页Tax and Economic Research

基  金:2020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社会保险基金信托投资风险法律规制研究”(项目编号:20BFX182)。

摘  要:《民法典》第五百三十五条使税收代位权制度迎来完善的契机,在修订完善《税收征收管理法》相关条款时,应注重其不同于民事代位权的特质,要求税务机关在行权时保持适度的谦抑性,恪守权利边界。其中,税收代位权的客体范围宜作宽泛解释,不必对“债权或者与该债权有关的从权利”在税法中予以限缩,可以将客体拓宽至担保权、违约金、利息等;但解除权、合同撤销权等形成权,即使民法领域争议尚存,也不适宜并入税收代位权的客体范围。在行使条件上,鉴于税款无法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以及避免因税务机关介入而过度击穿债之相对性等现实原因,税收代位权制度应有自身独特的判断标准,在“怠于”和“影响债权人到期债权的实现”两个问题上注重税收的特殊性。

关 键 词:税收代位权 谦抑性 客体范围 行使条件 

分 类 号:F812.424[经济管理—财政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