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陈缘
出 处:《中国行政管理》2023年第1期153-155,共3页Chinese Public Administration
基 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人民政协与国家治理体系研究”(编号:19JZD026)。
摘 要:粤港澳大湾区是基于国家重大战略的空间构筑,亦是推动我国发展高水平对外开放、推进区域合作的重大举措。新时代如何建构粤港澳大湾区治理体系成为国家治理的前沿议题。作为极具中国特色的湾区实践样态,粤港澳大湾区包括香港地区、澳门地区两个特别行政区与广东省珠三角九市,制度多样性强、空间聚合度高、社会结构分化明显,这些特征同样也表明了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一个复杂巨系统和空间新磁场,难以像其他省级行政区之间一样实现公共服务的资源调动和弹性配置,面临着公共服务超强治理负荷的重大考验。粤港澳大湾区公共服务协同一体化是衡量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打造城市群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协同治理机制,统筹安排湾区内劳动力就业与创业、教育合作、办医行医环境、养老服务条件、职业资格互认、金融市场互通、交通体系互联等民生问题,是实现湾区地域叠加优势,推动湾区公共服务要素共享,强化区域合作,共同扩大对外开放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加强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提升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党的二十大进一步强调,要加快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数字技术已然成为新时代国家治理的重要增长极,也为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加强粤港澳智慧城市合作,探索建立统一标准,开放数据端口,建设互通的公共应用平台。”在粤港澳大湾区公共服务中引入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为代表的数字技术这一关键变量,有利于触发跨域海量信息的提取、聚类、关联分析与应用,拓展湾区公共服务的广度与深度,实现湾区公共服务融通共享。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22.1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