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欢俊
机构地区:[1]云南师范大学法学与社会学学院,云南昆明650500
出 处:《法制博览(名家讲坛、经典杂文)》2023年第8期43-45,共3页Legality Vision
摘 要:《刑法》总则中给出了犯罪预备概念和预备犯的处罚原则,但是对预备犯的构成要件却没有清晰明确的说明,造成了犯罪预备和预备犯的混同适用。在犯罪预备的立法模式上,《刑法》总则规定的普遍处罚和分则中例外处罚混合,即总则规定在分则中的普遍适用与分则的单独适用相混合。基于这些问题的反思,一律对犯罪预备给予刑法处罚,此种处罚方式违背了刑法的罪责相适应和主客观统一原则。由此,根据危害论大小和刑法处罚必要性提出犯罪预备的二元化治理进路:轻微危害型犯罪预备相适应于保安处分;严重危害型犯罪预备相适应于《刑法》分则例外处罚。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16.147.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