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周嘉月 卢麾[1] 阳坤 江锐捷[1] 杨媛 汪伟 张学君 Zhou J;Lu H;Yang K;Jiang R;Yang Y;Wang W;Zhang X
机构地区:[1]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地球系统数值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全球变化研究院,北京100084 [2]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青藏高原地球系统与资源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青藏高原科学数据中心,北京100101 [3]Center for Western Weather and Water Extremes,Scripps Institution of Oceanograph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San Diego 92037,USA [4]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流域水安全保障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10 [5]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防洪抗旱减灾研究所,北京100038 [6]水利部防洪抗旱减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100038
出 处:《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23年第3期505-524,共20页Scientia Sinica(Terrae)
基 金: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编号:2019QZKK0206);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编号:2017YFA06037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200011953);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编号:JZ110145B0052021)资助。
摘 要:最新的第六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6)提出了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型共享路径(SSPs),试验设计更全面和科学,但目前基于CMIP6模式对中国未来多流域水文变化预估的研究较少.文章采用等距离累积分布函数方法(EDCDFm),基于中国高分辨率气象驱动数据集(CMFD)历史格点资料,对六个CMIP6模式的日降水量、日最高气温和日最低气温进行降尺度和偏差校正,用校正后的降水、气温和日均风速驱动可变下渗容量(VIC)水文模型,研究SSP2-4.5和SSP5-8.5情景下21世纪未来多年平均中国陆地、流域和网格尺度的年降水量、年蒸散量和年总径流深相对历史基准期(1985~2014年)的变化.研究表明,VIC模型在中国主要流域径流模拟良好,降尺度偏差校正后CMIP6模式数据精度大幅度提高,在SSP2-4.5和SSP5-8.5情景下,多模式平均的中国陆地和各流域的多年平均年降水量、年蒸散量和年总径流深在未来近期(2020~2049年)和远期(2070~2099年)都相对历史期增加.本文基于CMIP6模式的新研究结论,可为中国21世纪的极端事件预防、水资源利用和管理等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