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诊断技术应用对提升结核病病原学诊断率的作用分析  被引量:1

Analysis of the role of molecular diagnostic technology in improving the bacteriological diagnostic rate of tuberculosis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蒋征刚[1] 柳正卫[2] 张钰[2] 陈彬[2] 王晓萌[2] Jiang Zhenggang;Liu Zhengwei;Zhang Yu;Chen Bin;Wang Xiaomeng(Department of Science Research and Information and Management,Zhejiang Provincial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Hangzhou 310051,China;Department of Tuberculosis Control and Prevention,Zhejiang Provincial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Hangzhou 310051,China)

机构地区:[1]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科研信息部,杭州310051 [2]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预防控制所,杭州310051

出  处:《中华传染病杂志》2023年第1期77-83,共7页Chinese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

基  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研基金(2022KY128)。

摘  要:目的:分析浙江省肺结核病例病原学诊断率相关因素,为结核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结核病专报信息系统中获取2015年至2020年浙江省各地级市的肺结核病原学检测信息,分析肺结核病例病原学阳性检出情况,构建Joinpoint回归模型评估年度病原学阳性率变化趋势,采用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新诊断技术对涂阴肺结核病例中病原学阳性检出率的影响。结果:2015年至2020年浙江省肺结核病原学阳性率从38.66%(10588/27385)上升至64.12%(14275/22262),年均增长率达到8.80%。浙江省11个地级市肺结核病原学阳性率均呈增长趋势,其中温州市和丽水市的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10.27%和11.21%,2020年金华市和丽水市病原学阳性率达到70.13%(2007/2862)和73.34%(707/964)。2015年至2020年浙江省涂阴肺结核病例占比为61.66%(92935/150733),进一步开展培养或分子检测率从0.13%(22/16650)上升至84.74%(11384/13434),涂阴肺结核患者病原学确诊阳性率从0.04%(6/16650)上升至41.28%(5546/13434)。如果将培养和分子检测率提高至100.00%,线性回归模型预测病原学阳性率可提高至44.20%,据此估算浙江省肺结核病原学阳性率将达到66.00%。截至2020年,浙江省95.56%(86/90)和92.22%(83/90)的结核病定点医院分别配置了分子诊断设备和液体诊断设备,分子诊断和培养诊断检测阳性的病例在病原学阳性肺结核病例中的占比分别为71.24%(10169/14275)和53.44%(7629/14275)。结论:实施和推广结核病新诊断技术,特别是分子诊断技术,可显著提升肺结核病原学阳性率,结核病防控应更加重视结核病病原学诊断的方法和策略。

关 键 词:结核  病原学阳性率 涂阴肺结核 趋势 

分 类 号:R521[医药卫生—内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