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杨民康 Yang Minkang
机构地区:[1]云南艺术学院 [2]中国音乐学院 [3]中央音乐学院
出 处:《民族艺术》2023年第1期82-93,共12页National Arts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南方跨界族群音乐民族志的理论建设和选点、比较研究”(20BD068)阶段性成果。
摘 要:从“大传统、小传统”角度看古代东南亚诸国与地方政权的社会化形态及其历史传承关系,可以根据唐代汉文史籍中有关“骠国乐”的乐队建制与音乐表演及社会活动的记载和公元8至10世纪左右的印度尼西亚婆罗浮屠、柬埔寨吴哥窟等石窟壁画中乐器、乐队及音乐社会生活形象得到互证。后世里,缅甸、泰国、老挝与云南的掸傣族群和孟高棉语族群的传统音乐往往可以按其各自包含的宫廷与官方音乐和民间音乐两种阶层性因素,区分为细乐与粗乐两类(如缅甸分为粗缅甸乐和细缅甸乐),其产生和形成的原因及过程便在一定程度上与早期佛教和印度教在东南亚的传播、影响及其历史文化渊源有关。上述音乐阶层化因素在云南与周边掸傣族群和孟高棉语族群的传统社会与族群关系里也可以寻找到某些痕迹。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