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岛棉染色体置换系与陆地棉随机交配群体不同株系的黄萎病抗性分析  被引量:1

Verticillium wilt resistance analysis of different lines derived from a random-mated population of Gossypium barbadense chromosome substitution lines with upland cotton cultivars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耿立格[1] 鹿秀云[2] 郄彦敏 王新栋[1] 孙娟[1] 牛雪婧 王丽娜[1] Geng Lige;Lu Xiuyun;Qie Yanmin;Wang Xindong;Sun Juan;Niu Xuejing;Wang Lina

机构地区:[1]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河北省作物遗传育种实验室,石家庄050035 [2]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河北保定071000

出  处:《中国棉花》2022年第11期1-6,共6页China Cotton

基  金:河北省重点研发项目(19226374D);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2019-4-9-6);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项目(NCGRC-2021-023);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棉花产业技术体系(CARS-15)。

摘  要:海岛棉具有纤维品质优良、抗病、抗逆等优点,创制带有海岛棉优异基因的棉花新种质,一直是陆地棉种质创新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海岛棉染色体置换系与陆地棉随机交配群体是具有陆地棉背景而携带众多海岛棉基因的遗传群体,遗传多样性丰富。为筛选抗、耐棉花黄萎病的新种质,采用温室苗期切根接种法和田间病圃成株期鉴定方法,对海岛棉染色体置换系与陆地棉随机交配群体RMBUP-C4S5的148个株系进行黄萎病抗性鉴定。温室苗期切根接种法鉴定结果显示,鉴32、鉴49、鉴59、鉴62、鉴78、鉴83、鉴84和鉴85共8个株系表现为耐黄萎病,相对病情指数(相对病指)为30.0~33.9,占鉴定株系的5.4%;抗黄萎病对照中植棉2号相对病指为34.1,高于上述8个耐黄萎病株系,表现为耐黄萎病。对8个苗期耐病、8个感病的RMBUP-C4S5株系进行田间病圃成株期黄萎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鉴78、鉴85表现为抗黄萎病,相对病指分别为14.3和13.0,低于当年中植棉2号相对病指22.3;鉴19、鉴49、鉴83、鉴124和鉴143均表现为耐黄萎病。鉴49、鉴78、鉴83和鉴85在苗期耐黄萎病,在成株期表现为抗或耐黄萎病,可作为优异抗黄萎病种质和品种改良利用的新资源。

关 键 词:海岛棉染色体置换系与陆地棉随机交配群体 黄萎病 抗病性 相对病情指数 

分 类 号:S435.621.2[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