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视神经鞘直径变化的影响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高静雅 许华 楼怡[1] 石国栋 

机构地区:[1]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麻醉科,上海200437 [2]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上海201508

出  处:《贵州医药》2023年第2期214-216,共3页Guizhou Medical Journal

基  金: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院级课题(2019YYQ10)。

摘  要:目的应用超声测量视神经鞘直径(optic nerve sheath diameter,ONSD)评估电针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变化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42例,年龄18~75岁,BMI 18~25 kg/m^(2),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I或II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全身麻醉组(常规组,n=21)和电针联合全身麻醉组(电针组,n=21)。电针组在麻醉前30 min行电针刺激合谷穴、内关穴、胆囊穴及外丘穴(疏密波,2Hz/100Hz)直至术毕。分别记录麻醉诱导后气腹前(T_(0))、气腹后头高脚低位即刻(T_(1))、气腹后10 min(T_(2))、30 min(T_(3))、50 min(T_(4))、恢复平卧位气腹停止后(T_(5))和手术结束后15 min(T_(6))时的视神经鞘直径(ONSD),P_(ET)CO_(2),MAP和HR。结果与T_(0)时比较,T_(1-6)时常规组、T_(1-5)时电针组ONSD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组T_(6)时ONSD与T_(0)时无明显差异。电针组T_(4)时ONSD较T_(0)时的上升幅度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_(0)时比较,T_(2-6)时常规组、T_(2-4)时电针组P_(ET)CO_(2)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_(1)时比较,T_(4-6)时常规组、T_(3-6)时电针组的MAP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P_(ET)CO_(2)、MAP和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中ONSD随着手术时间延长逐渐升高,电针干预可在术中某些阶段可以降低ONSD的升高幅度,加速ONSD在术后恢复正常。

关 键 词:超声 视神经鞘直径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分 类 号:R614[医药卫生—麻醉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