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莹莹 Zhang Yingying
机构地区:[1]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政治和法律教研部,北京海淀100091
出 处:《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23年第2期136-148,共13页The Journal of Yunnan Administration College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行政法总则制定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21&ZD191)。
摘 要:大数据时代的个人信息处理活动愈发频繁,创造的经济社会效益亦不计其数,但同样不容忽视的是其蕴藏的巨大风险。对此,必须改变传统的事后危险消除手段,着眼于将来可能遭受破坏的个人信息权益与安全秩序进行风险预防性治理。针对私法上风险预防路径的预防乏力,政府应切实负担起风险预防义务。与此同时,个人信息的超个人利益属性与保障人权和维护秩序的宪法追求充当了政府在个人信息保护领域承担风险预防义务的法理基础。反观政府在个人信息保护领域的既有风险预防路径,无论是强制要求风险评估还是行政约谈,均在预防效果方面不尽如人意。有必要从组织预防与行为预防两个层面双管齐下,分别依托专责机关的设置与风险预防启动标准的明确和既有行为风险预防路径的完善来提升预防效果。
关 键 词:个人信息 风险预防 公法保护 组织预防 行为预防
分 类 号:D922.1[政治法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33.13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