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谭静
机构地区:[1]中共甘肃省委党校/甘肃行政学院,甘肃兰州730071
出 处:《村委主任》2022年第11期106-108,共3页
基 金:2021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部民族地区农牧民职业化教育体系构建研究”(21XMZ036);2021年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甘肃少数民族地区农牧民职业化教育体系构建研究”(2021YB146);2022年中共甘肃省委党校(甘肃行政学院)创新工程科研咨询青年项目“甘肃民族地区农民工返乡创业与乡村振兴耦合机制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2022ZCQN04)。
摘 要:从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培养民族地区人才从“外源式”向“内生式”发展的关键阶段。文章从甘肃省民族地区乡村人才振兴视角,阐述了农牧民职业化教育存在内生动力不足、体制机制不健全、职业化教育体系不完善、职业化教育精准度不高等问题,这些问题阻碍了农牧民职业化教育赋能甘肃省民族地区乡村人才振兴的进程。基于此,文章提出了以下四个基本路径:一是以政府为主导,构建“多元共治”格局;二是立足乡村产业结构和农牧民实际,学校、社会等提供多主体职业教育;三是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农牧民职业化教育;四是激发农牧民内生动力,实现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