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星慧 黄伟荣 高雅 黄琰钰 兰萌 林雪娟[1] LI Xing-hui;HUANG Wei-rong;GAO Ya
机构地区:[1]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证研究基地,福建福州350122 [2]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晋江中医院,福建泉州362200
出 处:《中医药通报》2023年第1期27-29,共3页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Journal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81230087);福建省自然基金科学项目(No.2018J01892);载人航天领域预先研究项目(No.020104)。
摘 要:目的:探讨慢性胃炎湿热证及不同湿热比重对幽门螺杆菌阳性率的影响,为中医药防治幽门螺杆菌感染提供理论依据与临床思路。方法:采用证素辨证方法,选取156例慢性胃炎湿热证患者、150例慢性胃炎非湿热证患者进行对照研究,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率与湿热因素的关系。结果:慢性胃炎湿热组的幽门螺杆菌阳性率(39.74%)高于非湿热组(21.33%);湿热证患者中,湿热并重占比最高(61.54%),其次是湿重于热(28.85%),热重于湿占比最小(9.61%),三组的幽门螺杆菌阳性率分别为43.75%、26.67%、53.33%;与湿重于热组相比,非湿重于热组的幽门螺杆菌阳性率较高(P<0.05)。结论:慢性胃炎湿热证与非湿热证间的幽门螺杆菌阳性率存在差异,且临床感染幽门螺杆菌的湿热证患者以湿热并重为主;相较于“湿重”的胃内环境,“湿热”和“热”与幽门螺杆菌的关系更为密切,其胃内环境更有利于幽门螺杆菌的生存与繁殖。
分 类 号:R259[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88.18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