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赵丽娅 Zhao Li-ya
机构地区:[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尔石窟研究所
出 处:《新疆社科论坛》2022年第6期99-103,共5页Tribune of Social Sciences in Xinjiang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项目“库木吐喇石窟造像思想研究”(项目编号:19VJX174);自治区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两山”理论与南疆高质量绿色发展研究中心)项目“龟兹风壁画艺术的审美形态研究”(项目编号:JDYS202216);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校科研计划项目“回鹘佛像画研究”(项目编号:XJEDU2017RS031);新疆克孜尔石窟研究所所级课题“龟兹石窟中的汉风美术资料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QCX230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库木吐喇石窟中赋色方法尽管形成于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历史时期,但是这一绘画技法的演变,反映了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和枢纽,也是各种宗教传播和汇聚之地。库木吐喇石窟是我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见证。库木吐喇石窟用考古遗存实证了新疆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和多民族聚居地区,新疆各民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血脉相连、命运与共的重要成员。库木吐喇石窟的价值是无可估量的,它是一个缩影,是一个巨大的文化宝库。我们有责任把以库木吐喇石窟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为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出贡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