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爱玉[1,2] Liu Aiyu
机构地区:[1]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北京100871 [2]北京大学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北京100871
出 处:《复印报刊资料(妇女研究)》2022年第3期14-21,共8页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的不稳定工作与性别观念的重塑”(项目编号:21BSH080)。
摘 要:本文利用北京大学社会科学调查中心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4年数据分析了职业性别隔离与职业声望对于两性工资性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职业女性比例与职业工作稳定性之间是一种非线性关系,整合型职业即女性比例在40%~60%者,其工作稳定性最高,在劳动合同签订、工作保障、工作权威、全日制工作和体制性工作上占有优势;职业女性比例与职业声望之间是一种非线性关系,整合型职业有着最高的职业声望,但是其工资性优势并不突出,通常由女性从事的工作,如照顾工作,并没有被刻意贬低。职业声望对于工资性收入有积极影响,但其收入回报并无性别差异,研究并不全然支持贬值理论,即女性工作贬值并非是经济报酬差异的最重要原因,性别、职业性别隔离、声望与工资的互动,才是性别不平等背后的驱动机制。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